正规股票杠杆 这个小国,曾是“中东明珠”,后因以色列扩张,而变成战乱的地狱_黎巴嫩_战争_的国家
常言道,城门失火,殃及池鱼。那些身处热点地区的国家,往往会因邻国战乱的波及,而导致自身陷入战争的深渊。例如,在越战时期的东南亚,小国柬埔寨原本恪守中立,但因越战的扩大化,最终被战乱的漩涡所吞噬。而在同属热点区域的中东,也有类似的一个小国。这个小国原本和平繁荣,不希望介入毗邻地区的战争正规股票杠杆,却终究没有逃过邻国战乱的波及,最后在战火的摧残下由富变穷。
这个小国便是黎巴嫩。在中东历史上,黎巴嫩就是个身份颇为特殊的国家:古代时期,黎巴嫩同地中海世界的交往更多,同老牌中东政权的交流反而较少;近代以后,受法国委任统治的影响,黎巴嫩亦吸收了大量的西方文化元素。这些历史因素的交织,让黎巴嫩成为中东为数不多的、基督徒人口占优势的国家。1943年独立建国时,黎巴嫩约有130万人,其中基督徒约占60%,穆斯林约占40%。
二战后,黎巴嫩根据教派比例分配权力和席位,形成了较为合理的权力分配体系,故各教派尚能相安无事、和谐共处。与此同时,黎巴嫩借助毗邻地中海的区位优势,进一步加强同西欧和南欧的交流。这种政局稳定、经贸活跃的局面,一度让黎巴嫩成为阿拉伯世界最开放、最繁荣的国家之一。鼎盛时期,黎巴嫩每年接待外国游客300万人次,被誉为“中东西方化的橱窗”,其首都贝鲁特则被称为“中东的巴黎”。
但俗话说得好,福兮祸之所伏。黎巴嫩的繁荣富足没持续太久,就迅速因巴以冲突和中东战争的升级而化为泡影。在这些冲突和战争中,当事的几个国家都谈不上正义,这些便不多评论。但原本相对中立的黎巴嫩,却在此过程中遭了殃。在巴以冲突中,以色列每侵占一块巴勒斯坦土地,就要把一部分巴勒斯坦人驱赶到其他阿拉伯国家(包括黎巴嫩)。例如1948年战争后,就有40万难民逃到黎巴嫩,给黎巴嫩造成极大负担。
随着难民潮的扩大,包括巴解在内的众多组织也落户黎巴嫩,这就给了以色列武装入侵的口实。70年代起,以色列便借口“打击巴解武装”,而不断对黎巴嫩境内的目标进行军事攻击。这不仅给黎巴嫩造成巨大经济损失,同时也导致其政局日渐动荡。1978年以后,以色列甚至出动军队侵略黎巴嫩国土,并且在黎巴嫩境内扶持亲以的基督教民兵武装,用来强化自身的势力范围。在以色列的扩张与干涉下,黎巴嫩各派冲突急剧升级。
当然,虎视黎巴嫩的并不只有以色列一国,毗邻的叙利亚同样觊觎这块东地中海沃土。叙利亚宣传机器很早就声称“黎巴嫩是叙利亚的一部分”。而以色列的势力扩张,更引起叙利亚的警惕。在此情况下,叙利亚也将军队开进至黎巴嫩。1982年的第五次中东战争,基本就是在黎巴嫩境内进行的。在此情况下,黎巴嫩面临的形势更加严峻,所遭受的摧残也更加严重。80年代的黎巴嫩,已然沦为“战乱的地狱”。
连年的战乱,给黎巴嫩带来的灾难是相当沉重的。战争导致黎巴嫩30多万人死伤、90多万人流离失所,丧失大量青壮年人口。战争使黎巴嫩国内企业停产,外资撤走,经济一落千丈。战争还撕裂了黎巴嫩各族群之间的认同感,致使各派别反目成仇。90年代,黎巴嫩虽然在国际社会斡旋下结束战乱,但其国家已经沦为了一个民穷财尽、人心不齐、政权松散的烂摊子。曾经的“中东明珠”,也早已一去不复返。
总体来看,黎巴嫩虽然曾经繁荣富足,但无奈国家弱小,军力也相当薄弱,所以无力保卫自身免遭周边强邻的蹂躏。宏观上看,在世界历史上,同样有其他很多富而不强的小国,在地缘对抗和博弈中无法保全自身。进一步来说,在激烈的国际格局对抗中,只有具备强大的军事实力和综合国力,才能长久维系自身的繁荣和昌盛。
参考资料:《中东国家通史:叙利亚和黎巴嫩卷》、《中东史》正规股票杠杆
发布于:天津市